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精品中药 > 牛黄清心丸 >

一文了解广誉远牛黄清心丸

2024-04-16 文章来源:大连广誉远中医院 文章分类:牛黄清心丸 咨询电话:0411-86667333
牛黄清心丸,是历久不衰的名方验方,从宋代开始就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历经近千年的临床应用,至今已成为临床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种中成药。
 

 
然而,时至今日,依然有很多人仅仅把它当成“清心降火”药。事实上,牛黄清心丸不单单局限于“清心火”,还有很多重要应用。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,牛黄清心丸的历史及其应用。

1、牛黄清心丸源自哪里?
牛黄清心丸,始于张仲景《金匮要略方论》中“薯蓣丸”一方,在宋代经太平惠民和剂局加减化裁后,终成一方,定名为“牛黄清心丸”,应用效果显著,收录于政府主编的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。后传至清代,又定为宫廷秘方,收载于《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》,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。1963年收入《中国药典》,牛黄清心丸是一剂虚实通调,标本兼顾的千年古方。


 
2、血压高了可以吃牛黄清心丸降压吗?
牛黄清心丸确有一定降压作用,根据其益气养血,镇静安神,化痰熄风的功效,牛黄清心丸可用于气血不足、痰热上扰引起的高血压。主要表现为头目眩晕、头昏头胀、头痛、气短、乏力自汗、胸闷、胸中郁热、惊悸虚烦、痰涎壅盛、舌红苔黄腻、脉弦滑等。研究也表明,牛黄清心丸不仅可有效降低血压,起到稳压的作用。同时还可改善头晕目眩、头痛、失眠等症状。所以,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,为了长期、持久、平稳的控制血压,可以采用中西联合用药的方式,以中药来辅助降压,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。

3、家有脑梗病人可以吃牛黄清心丸吗?
临床上,牛黄清心丸常用于气血不足、痰热上扰引起的头目眩晕、口眼歪斜、言语不清、神志昏迷等病症,这些病症也就是西医所讲的脑卒中(脑梗或脑出血)。不过要注意的是用药时一定要对症下药,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,切勿自行服用。

4、牛黄清心丸可以有效缓解心烦不宁?
中医说“心为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”,心作为人体的统帅,主管着人的神志。若是心火亢盛,会出现胸中郁闷不舒,惊悸虚烦;心火上炎头目,会出现头目眩晕;若心火与上亢的肝阳相结,中于经络,则会出现我们所知的中风的症状。牛黄清心丸中的牛黄在此方中为君药,药性苦凉,归心、肝经,善于清心、肝热,功效为平肝息风,清心化痰解毒;黄芩泻心肺火,除烦热,还可以增加牛黄清心火解毒的功效;川芎活血行气,疏散郁结;方中也有雄黄、朱砂等金石类药物,可以镇心安神、化痰解毒,以上药物相配伍,清热泻火,化痰解毒,则心火自去,烦热自除。

5、哪些人需家备牛黄清心丸?
高血压人群;中风后遗症人群;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滋生痰火隐患的人,如:五志过极:生活、工作、人际带来的各种压力,容易化火,煎熬身心,化生痰热。饮食不节:不规律,喜食辛辣肥厚之品,日久积滞,生痰化热。起居失常:久坐、熬夜、缺乏运动,饮食代谢不畅、气血瘀滞,易生痰化热。吸烟喝酒:烟酒皆为湿热之品,熏蒸肺胃,生痰藏痰等。

 

 
6、哪些情况不宜服用牛黄清心丸?
传染病急性期,高热神昏、谵语者,不宜用;大汗虚脱、霍乱泄泻、久吐久泻不止、大失血导致阴血亏虚的抽搐、痉、厥,不宜用;神志昏迷,四肢冰冷,额头冷汗,二便失禁的虚脱型患者,不宜用。肝功能不全的患者,牛黄清心丸中含有牛黄、麝香和水牛角等成分,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服用不利于疾病恢复。孕妇,该药物为中成药,里面含有麝香,孕妇不宜服用。此外,牛黄清心丸虽有清心解毒、震静安神的作用,但不建议长期服用。高血压患者:一次1丸,一日1次。连服6天,停6天,每月12丸。根据症状改善情况,服用1-3个月。服用时间:午饭后半小时服用佳。(提示:请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。)所以,大家选用牛黄清心丸时,一定要根据患者的需求,选择适合的那一种。

温馨提示:牛黄清心丸重可治病,轻可养生,是防治结合的名方验方,但是,患者还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牛黄清心丸,如有不适症状,应立即停药观察,并咨询专业医师。

如您有其它疑问,欢迎免费咨询在线医生,或拨打广誉远24小时客服热线:0411-86667333,我们将竭力为您解答!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因不能与您面诊,具体调理项目、调理周期、调理价格费用因个人体质和身体状况不同,所以有所不同,您可以点击在线中医专家,获取中医专家为您单独定制的有针对性的调理项目,并在专家指导下快速恢复健康状态。

下一篇:没有了

北京名医更多>>

苏庆民

苏庆民

擅长心脑血管疾病、肿瘤疾病、肾病、免疫性疾病、胆囊...[详细]

朱世杰

朱世杰

擅长各类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,从事肿瘤诊疗工作20余...[详细]

程志强

程志强

运用中西医手段全程参与肿瘤治疗,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...[详细]

吴熠

吴熠

预防结直肠癌复发,提高肝癌临床疗效,在肺癌、乳腺癌...[详细]

李仝

李仝

擅长治疗肺癌、肝癌、大肠癌、胃癌、食管癌、妇科肿瘤...[详细]

症状检测更多>>

中医体质自测,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身是何种体质,并从饮食、精神、药物、经络调养等方面告诉人们养生减肥要因人而异、体现个体差异。

特色疗法更多>>

古法膏方

膏方,又叫膏剂,以其剂型为名,属...[详细]

清宫点推

中医认为,绝大多数疾病都是正气...[详细]

胃肠疗法

卫生部资料显示,我国每年新发胃肠...[详细]

温氏针灸

广誉远有温灸疗法,根据节气不同...[详细]

友情链接
  • “hao123上网导航”
Copyright 2012 - 2013 大连广誉远中医院
广誉远中医院地址:大连市西岗区中山路141 - 3号(希望大厦对面)
电话:0411 - 86667333
站长统计
大连广誉远
  • 当前位置:主页 > 精品中药 > 牛黄清心丸 >
  • 一文了解广誉远牛黄清心丸
    2024-04-16 来源:大连广誉远中医院
    牛黄清心丸,是历久不衰的名方验方,从宋代开始就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历经近千年的临床应用,至今已成为临床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种中成药。
     

     
    然而,时至今日,依然有很多人仅仅把它当成“清心降火”药。事实上,牛黄清心丸不单单局限于“清心火”,还有很多重要应用。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,牛黄清心丸的历史及其应用。

    1、牛黄清心丸源自哪里?
    牛黄清心丸,始于张仲景《金匮要略方论》中“薯蓣丸”一方,在宋代经太平惠民和剂局加减化裁后,终成一方,定名为“牛黄清心丸”,应用效果显著,收录于政府主编的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。后传至清代,又定为宫廷秘方,收载于《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》,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。1963年收入《中国药典》,牛黄清心丸是一剂虚实通调,标本兼顾的千年古方。


     
    2、血压高了可以吃牛黄清心丸降压吗?
    牛黄清心丸确有一定降压作用,根据其益气养血,镇静安神,化痰熄风的功效,牛黄清心丸可用于气血不足、痰热上扰引起的高血压。主要表现为头目眩晕、头昏头胀、头痛、气短、乏力自汗、胸闷、胸中郁热、惊悸虚烦、痰涎壅盛、舌红苔黄腻、脉弦滑等。研究也表明,牛黄清心丸不仅可有效降低血压,起到稳压的作用。同时还可改善头晕目眩、头痛、失眠等症状。所以,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,为了长期、持久、平稳的控制血压,可以采用中西联合用药的方式,以中药来辅助降压,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。

    3、家有脑梗病人可以吃牛黄清心丸吗?
    临床上,牛黄清心丸常用于气血不足、痰热上扰引起的头目眩晕、口眼歪斜、言语不清、神志昏迷等病症,这些病症也就是西医所讲的脑卒中(脑梗或脑出血)。不过要注意的是用药时一定要对症下药,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,切勿自行服用。

    4、牛黄清心丸可以有效缓解心烦不宁?
    中医说“心为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”,心作为人体的统帅,主管着人的神志。若是心火亢盛,会出现胸中郁闷不舒,惊悸虚烦;心火上炎头目,会出现头目眩晕;若心火与上亢的肝阳相结,中于经络,则会出现我们所知的中风的症状。牛黄清心丸中的牛黄在此方中为君药,药性苦凉,归心、肝经,善于清心、肝热,功效为平肝息风,清心化痰解毒;黄芩泻心肺火,除烦热,还可以增加牛黄清心火解毒的功效;川芎活血行气,疏散郁结;方中也有雄黄、朱砂等金石类药物,可以镇心安神、化痰解毒,以上药物相配伍,清热泻火,化痰解毒,则心火自去,烦热自除。

    5、哪些人需家备牛黄清心丸?
    高血压人群;中风后遗症人群;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滋生痰火隐患的人,如:五志过极:生活、工作、人际带来的各种压力,容易化火,煎熬身心,化生痰热。饮食不节:不规律,喜食辛辣肥厚之品,日久积滞,生痰化热。起居失常:久坐、熬夜、缺乏运动,饮食代谢不畅、气血瘀滞,易生痰化热。吸烟喝酒:烟酒皆为湿热之品,熏蒸肺胃,生痰藏痰等。

     

     
    6、哪些情况不宜服用牛黄清心丸?
    传染病急性期,高热神昏、谵语者,不宜用;大汗虚脱、霍乱泄泻、久吐久泻不止、大失血导致阴血亏虚的抽搐、痉、厥,不宜用;神志昏迷,四肢冰冷,额头冷汗,二便失禁的虚脱型患者,不宜用。肝功能不全的患者,牛黄清心丸中含有牛黄、麝香和水牛角等成分,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服用不利于疾病恢复。孕妇,该药物为中成药,里面含有麝香,孕妇不宜服用。此外,牛黄清心丸虽有清心解毒、震静安神的作用,但不建议长期服用。高血压患者:一次1丸,一日1次。连服6天,停6天,每月12丸。根据症状改善情况,服用1-3个月。服用时间:午饭后半小时服用佳。(提示:请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。)所以,大家选用牛黄清心丸时,一定要根据患者的需求,选择适合的那一种。

    温馨提示:牛黄清心丸重可治病,轻可养生,是防治结合的名方验方,但是,患者还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牛黄清心丸,如有不适症状,应立即停药观察,并咨询专业医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