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内科疾病 > 慢性肾炎 > 慢性肾炎病因 >

肾炎蛋白尿 它的原因有哪些

2024-04-16 文章来源:大连广誉远中医馆 文章分类:慢性肾炎病因 咨询电话:0411-86667333
  肾炎蛋白尿
 
  肾病蛋白尿既是肾脏疾病患者较常见的病理变化产物,也是一组肾脏发病过程中的微观证候。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,其病位主要在肾。
 
  宋代医家钱乙在其《小儿药证直诀》中提出了“肾主虚,无实也”的论点,后世部分医家囿于此说,则认为只有肾虚证,而没有肾实证。
 
  后经有关文献研究发现肾实证古今皆有之。20世纪80年代末,“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”已认识到水湿、瘀血、湿浊等实邪在肾脏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。
 
  辩证原因
 
  一、风邪
 
  《素问·风论》曰:“风者,百病之长也。”风邪外袭,内舍于肺,肺合皮毛,母病及子;风邪内移伤肾,致气化不健,封藏失职,则蛋白尿难以清除,故有“其本在肾,其标在肺”之说。
 
  现有学者认为,肾病蛋白尿患者若小便见大量泡沫,则为典型的风邪鼓动之象,且风邪易兼夹他邪合而为患。
 
  ①风寒
 
  劳累汗出或遇气候异常变化之际,风邪夹寒而成风寒之邪,先伤于皮腠,进而内束于肺,渐致寒引邪降,下移于肾,此即“肺移寒于肾”。
 
  寒为阴邪,寒邪伤阳,以致阳虚者更虚,阴邪盛者更盛,则蛋白尿难以根除。
 
  ②风热
 
  易发于春令,风热蕴肺,肺失清肃,肺气输布无能,水之上源首当其冲,继之水邪内停,交蒸互郁,壅塞不通,浊蕴生热,从而影响肾的封藏、固涩作用,致精气流失而发生蛋白尿。
 
  二、湿热
 
  《素问·逆调论》曰:“肾者水脏,主津液。”《医方考》云:“下焦之病责之于湿热。”由于肾脏病患者的肾主水功能失常,多致内湿偏胜,且同气相求,每易招引外湿。
 
  病程中或直接感受湿热之邪,或内湿蕴郁化热,或长期大量应用激素类药物,易损肾阴、抑肾阳,使机体阴阳失调,水火失济,气化之机怫郁,水湿无以宣行,内郁化热;或久用助阳生热之品,有助湿化热之弊。
 
  湿热一旦形成,则外郁肌表,内困脾土,进而流注下焦,壅滞肾脉,致脾肾亏损,封藏失职,从而出现蛋白尿。
 
  三、瘀血
 
  水能病血
 
  水为至阴,其本在肾,若肾病则水无所主,失于正常运行而停蓄于体内,水湿壅盛,必然阻滞气机,则血液运行停滞而产生瘀血。
 
  久病必瘀
 
  肾病蛋白尿患者大多病程较长,反复发作,经久不愈。一方面常耗气伤血,因虚致瘀;一方面又多深入血脉致脉络瘀滞。
 
  另外,内生之毒(湿热浊毒)与外感之邪(风寒、风热)亦可导致并加重肾络的瘀阻。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,各种肾小球疾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,其程度往往与肾病蛋白尿的严重性相平行。

如您有其它疑问,欢迎免费咨询在线医生,或拨打广誉远24小时客服热线:0411-86667333,我们将竭力为您解答!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因不能与您面诊,具体调理项目、调理周期、调理价格费用因个人体质和身体状况不同,所以有所不同,您可以点击在线中医专家,获取中医专家为您单独定制的有针对性的调理项目,并在专家指导下快速恢复健康状态。

下一篇:没有了

北京名医更多>>

苏庆民

苏庆民

擅长心脑血管疾病、肿瘤疾病、肾病、免疫性疾病、胆囊...[详细]

朱世杰

朱世杰

擅长各类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,从事肿瘤诊疗工作20余...[详细]

程志强

程志强

运用中西医手段全程参与肿瘤治疗,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...[详细]

吴熠

吴熠

预防结直肠癌复发,提高肝癌临床疗效,在肺癌、乳腺癌...[详细]

李仝

李仝

擅长治疗肺癌、肝癌、大肠癌、胃癌、食管癌、妇科肿瘤...[详细]

症状检测更多>>

中医体质自测,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身是何种体质,并从饮食、精神、药物、经络调养等方面告诉人们养生减肥要因人而异、体现个体差异。

特色疗法更多>>

古法膏方

膏方,又叫膏剂,以其剂型为名,属...[详细]

清宫点推

中医认为,绝大多数疾病都是正气...[详细]

胃肠疗法

卫生部资料显示,我国每年新发胃肠...[详细]

温氏针灸

广誉远有温灸疗法,根据节气不同...[详细]

友情链接
  • “hao123上网导航”
Copyright 2012 - 2013 大连广誉远中医院
广誉远中医院地址:大连市西岗区中山路141 - 3号(希望大厦对面)
电话:0411 - 86667333
站长统计
大连广誉远
肾炎蛋白尿 它的原因有哪些
2024-04-16 来源:大连广誉远中医馆
  肾炎蛋白尿
 
  肾病蛋白尿既是肾脏疾病患者较常见的病理变化产物,也是一组肾脏发病过程中的微观证候。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,其病位主要在肾。
 
  宋代医家钱乙在其《小儿药证直诀》中提出了“肾主虚,无实也”的论点,后世部分医家囿于此说,则认为只有肾虚证,而没有肾实证。
 
  后经有关文献研究发现肾实证古今皆有之。20世纪80年代末,“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”已认识到水湿、瘀血、湿浊等实邪在肾脏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。
 
  辩证原因
 
  一、风邪
 
  《素问·风论》曰:“风者,百病之长也。”风邪外袭,内舍于肺,肺合皮毛,母病及子;风邪内移伤肾,致气化不健,封藏失职,则蛋白尿难以清除,故有“其本在肾,其标在肺”之说。
 
  现有学者认为,肾病蛋白尿患者若小便见大量泡沫,则为典型的风邪鼓动之象,且风邪易兼夹他邪合而为患。
 
  ①风寒
 
  劳累汗出或遇气候异常变化之际,风邪夹寒而成风寒之邪,先伤于皮腠,进而内束于肺,渐致寒引邪降,下移于肾,此即“肺移寒于肾”。
 
  寒为阴邪,寒邪伤阳,以致阳虚者更虚,阴邪盛者更盛,则蛋白尿难以根除。
 
  ②风热
 
  易发于春令,风热蕴肺,肺失清肃,肺气输布无能,水之上源首当其冲,继之水邪内停,交蒸互郁,壅塞不通,浊蕴生热,从而影响肾的封藏、固涩作用,致精气流失而发生蛋白尿。
 
  二、湿热
 
  《素问·逆调论》曰:“肾者水脏,主津液。”《医方考》云:“下焦之病责之于湿热。”由于肾脏病患者的肾主水功能失常,多致内湿偏胜,且同气相求,每易招引外湿。
 
  病程中或直接感受湿热之邪,或内湿蕴郁化热,或长期大量应用激素类药物,易损肾阴、抑肾阳,使机体阴阳失调,水火失济,气化之机怫郁,水湿无以宣行,内郁化热;或久用助阳生热之品,有助湿化热之弊。
 
  湿热一旦形成,则外郁肌表,内困脾土,进而流注下焦,壅滞肾脉,致脾肾亏损,封藏失职,从而出现蛋白尿。
 
  三、瘀血
 
  水能病血
 
  水为至阴,其本在肾,若肾病则水无所主,失于正常运行而停蓄于体内,水湿壅盛,必然阻滞气机,则血液运行停滞而产生瘀血。
 
  久病必瘀
 
  肾病蛋白尿患者大多病程较长,反复发作,经久不愈。一方面常耗气伤血,因虚致瘀;一方面又多深入血脉致脉络瘀滞。
 
  另外,内生之毒(湿热浊毒)与外感之邪(风寒、风热)亦可导致并加重肾络的瘀阻。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,各种肾小球疾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,其程度往往与肾病蛋白尿的严重性相平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