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内分泌及免疫性疾病 >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>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调理 >

甲亢怎样治疗

2024-04-16 文章来源:未知 文章分类: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调理 咨询电话:0411-86667333
  甲亢诊疗知识
 

 
 
  就诊科室:内分泌科
 
  治疗费用:市三甲医院约(5000—8000元)
 
  治愈率:>70%
 
  治疗周期:3-12月
 
  治疗方法:一般治疗、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、放射性碘治疗、甲状腺介入栓塞治疗、中医治疗
 
  甲亢一般治疗
 
  甲亢西医治疗
 
  (一)治疗
 
  甲亢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血中甲状腺激素的浓度,重新建立机体正常的代谢状态。目前控制甲亢征群的基本方法有3种:
 
  ①抗甲状腺药物及辅助药物的治疗;
 
  ②放射性碘(131Ⅰ)治疗;
 
  ③手术治疗。三者各有利弊,选择治疗方案前,需要慎重考虑患者的年龄、性别、病情、合并症等多种因素。
 
  1.抗甲状腺药物(ATD)的治疗
 
  ATD治疗目前在国内应用朂广。它的优点在于剂量调整比较方便,价格低廉,无需特殊设备,治疗后持续性甲减的发生率低;缺点是疗程较长,停药后复发率高,有时可产生较严重的药物副反应。
 
  抗甲状腺药物主要为硫脲类衍生物;它又分为硫氧嘧啶类和咪唑类两种,前者有甲硫氧嘧啶(MTU)和丙硫氧嘧啶(PTU);后者有甲巯咪唑即他巴唑和卡比马唑即甲亢平。目前国内使用朂多的是丙硫氧嘧啶(PTU)和甲巯咪唑(他巴唑)。
 
  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还未完全阐明,目前认为主要是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,起到阻止甲状腺激素合成的作用。大致通过以下环节发挥作用:
 
  ①抑制甲状腺内碘与酪氨酸的结合,即抑制一碘酪氨酸和二碘酪氨酸的形成。
 
  ②阻止碘化酪氨酸耦联成T3或T4。
 
  ③丙硫氧嘧啶(PTU)还能阻止外周组织中的T4向T3转化。这一作用与剂量成正相关性,当剂量大于600mg/d时比较明显。
 
  ④此组药物还可轻度抑制免疫球蛋白的生成,从而使甲状腺中的淋巴细胞减少,血循环中的TRAb下降。
 
  硫脲类药物口服后吸收迅速,20~30min即开始出现于血中,2h内浓度达高峰;可分布于全身各组织,但以甲状腺中的浓度朂高。此药能通过胎盘,妊娠时慎用;乳汁中的浓度也高,故哺乳期禁用;主要在肝脏代谢,约60%被破坏,部分结合葡萄糖醛酸后排出;代谢较快,作用时间不长。丙硫氧嘧啶(PTU)在体内的半衰期仅为90s,甲巯咪唑(他巴唑)为6h,但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与其作用的持续时间,关系并不密切,因为硫脲类药物是在甲状腺内逐渐累积后发生效应的。
 
  由于硫脲类药物只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而不抑制其释放,故用药后只有等甲状腺内原已合成的激素逐渐释放、代谢以后才能发挥效能,所以通常在用药后2~3周症状才开始好转。碘剂能增加甲状腺内激素的储量,故治疗早期用碘剂会延迟硫脲类药物起效的时间。使用硫脲类后由于甲状腺激素减少,血中TSH的浓度会增高,因此有时会加重甲状腺肿大和突眼症。如硫脲类过量,可能引起甲减症状。
 
  ①青少年及儿童患者;
 
  ②轻、中度甲亢;
 
  ③妊娠妇女;
 
  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,又不适用于放射性131I治疗者;
 
  ⑤甲亢伴严重突眼者,可先用小剂量治疗;
 
  ⑥做手术前或放射性131I治疗前的准备;
 
  ⑦因伴严重器质性疾病,如严重心脏病、出血性疾病,而不能手术者。
 
  硫脲类治疗的总疗程至少为2年,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。
 
  ①初治阶段:初治剂量需根据病情而定。对于症状严重或甲状腺肿大明显者,剂量应偏大;症状较轻、TGAb和TMAb的滴度极高、突眼明显及合并妊娠者,剂量应偏小。一般而言,对不同程度的患者,甲巯咪唑(thiamazole,tapazole,他巴唑)20~60mg/d;PTU200~600mg/d较为适宜,均分3~4次服用。
 
  初治阶段一般为1~3个月,症状常于2~3周开始缓解,如果服药3个月症状仍无改善时,应考虑加大剂量,并检查有无干扰因素,例如服药不规则,以及服用碘剂、感染等应激情况。
 
  多数患者经3个月治疗后,多食、多汗、烦躁等症状明显改善,体重渐增,但能否进入减量阶段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,下列条件可供参考;上述症状明显改善,甲状腺开始缩小,颈部及心前区杂音减弱;FT4、TT4及T3均降至临界范围;在停用β受体阻滞剂的情况下,静卧时心率稳定在80次/s左右。
 
  ②减量阶段:符合上述条件进入减量阶段后,可将药物剂量减少1/3,减量后观察2~4周,若病情稳定则再递减1/3,并密切观察。减量不能过急,当症状出现反跳时应适当回增剂量并稳定2~4周。
 
  经1~3个月的减量后,若病情仍保持稳定,便开始进入维持量阶段,下列条件可供参考;甲亢的症状、体征基本恢复正常,并稳定至少2周;FT4、TT4及T3均在正常范围;超敏TSH上升至正常范围;在停用β受体阻滞剂的情况下,日常生活时心率能稳定在85次/s以下。
 
  ③维持阶段:维持剂量的大小需根据个体情况而定,每个病人均可探索一个适合自己的剂量。患者可按照减量阶段的方法递减用药剂量,当减至某一剂量不能再减时(否则就出现症状反跳),即为该患者的维持剂量。实践证明,多数患者的维持量为甲巯咪唑(他巴唑)2.5~10mg/d,PTU25~100mg/d。维持阶段至少1年。
 
  ④停药:一般用药2年后才考虑停药,停药时须符合下列条件;各种症状、体征消失,病情稳定至少达1年;FT4,TT4,T3,超敏TSH等指标皆完全恢复正常至少达1年;至少连续两次TRAb检测为阴性,两次的间隔期为3~6个月;平时所需的维持剂量甲巯咪唑(他巴唑)<5mg/d,PTU<50mg/d。
 
  在整个用药过程中应每隔2~3个月复查甲状腺激素的水平,除可用于判断疗效,还用于防止硫脲类过量引起的药物性甲减;若出现甲减应及时减量。经上述系统性治疗后,多数患者能康复,但对于伴有各种并发症及病情较重的患者,需要根据具体病情综合治疗,此时医师的临床经验甚为重要。
 
  抗甲状腺药物朂常见的副反应为皮疹、肝脏损害、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,其中以粒细胞缺乏症朂易漏诊,危害很大。
 
  ①硫脲类药物对粒细胞的毒副作用:此项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,但后果严重。
 
  A.粒细胞缺乏症:指中性粒细胞的完全数<0.5&times;109/L。多发生在服药后4~16周,病情凶险,预后较差,故在服药期间需要定期随访白细胞的计数和分类,初治阶段每周1~2次,3个月后每2周1次,并嘱患者在用药期间如有发热、喉痛、肌肉酸痛等症状,应马上复诊。一旦确诊为粒细胞缺乏症,应立即予以严密消毒隔离,并用抗生素、促粒细胞生成药物、糖皮质激素等治疗。病情恢复后禁用硫脲类药物。
 
  B.粒细胞减少症:较为常见。指白细胞数<3.5&times;109/L,或中性粒细胞<1.5&times;109/L。因为许多甲亢患者原来粒细胞就偏低,经硫脲类药物治疗后,粒细胞可进一步降低,此时应严密监测血象,必要时可减少用药剂量或改用另一种制剂。在多数情况下,粒细胞降低仅为暂时性的,以后又能回升;少数患者则会继续降低。一般情况下白细胞数<3.0&times;109/L,或中性粒细胞数<1.5&times;109/L时,应停药观察并采取必要措施。待粒细胞回升后,尽量避免再用硫脲类。
 
  ②皮疹:部分患者在初治阶段可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皮疹,大多数轻微。一般情况下,不必停药,可与抗组胺药同服,如有较严重的剥脱性皮炎,需要停药并及早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。
 
  ③药物的其他毒性反应:较少见,包括关节炎、肌痛、神经炎、眩晕、血小板减少、胆汁淤积性肝炎、脱发、毛发色素异常、味觉丧失、淋巴结和唾液腺肿大、水肿、结节性多动脉炎、红斑狼疮样综合征、中毒性精神病等。
 
  ①肾上腺素&beta;受体阻滞剂:目前&beta;受体阻滞剂是甲亢治疗中应用朂广泛的辅助药物,它虽然不能缩短甲亢的病程,但却能有效而迅速地控制高代谢征群,其中普萘洛尔(心得安)朂常用。普萘洛尔(心得安)不仅能有效地控制高代谢征群,还能通过抑制5'-单碘脱碘酶来阻止外周血中的T4向T3转化。用法是20~90mg/d,分2~3次口服,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心率来调整。普萘洛尔不仅用于甲亢患者的长期辅助治疗,还广泛用于治疗甲亢危象、甲状腺的术前准备和术中应激等。近来美托洛尔(倍他乐克)也较常用,此药亦能通过抑制单碘脱碘酶阻止T4向T3转化。此类药物对有支气管哮喘、心脏传导阻滞、充血性心力衰竭等,以及甲亢妊娠分娩前的患者应慎用。
 
  ②甲状腺素片:关于使用抗甲状腺药物(ATD)的同时是否可合用甲状腺素片,目前争议较大。反对者认为甲亢患者再服用甲状腺激素会加重病情;支持者认为经抗甲状腺药物(ATD)治疗后血中TSH的浓度逐渐回升,而TSH能加重突眼和甲状腺肿,因此少量服用甲状腺素片可抑制TSH回升的速度,防止突眼的发生或恶化。另有报道称,合用甲状腺素片后甲亢的复发率比单用ATD者低。笔者认为服用ATD2~3周后,加用小剂量的甲状腺激素是有必要的,开始可用左旋L-T4片25~50&mu;g/d或干甲状腺素片20~40mg/d,以后随ATD的减量而相应的递减。虽然对是否合用甲状腺素片的争议较大,但遇到下列情况还是应当合并使用:
 
  A.突眼明显者。
 
  B.甲状腺明显肿大者。
 
  C.胫骨前黏液性水肿者。
 
  D.甲亢伴妊娠。
 
  E.服用ATD剂量较大者(甲巯咪唑>40mg/d或PTU>4mg/d)。
 
  ③地塞米松:此药能在短期内迅速降低血中甲状腺激素的浓度,还能显著抑制外周血中的T4向T3转化,因此近年来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性药物。国内目前应用较少。笔者认为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,短期内适当加用地塞米松能迅速改善症状。用法是2~8mg/d,分次口服,症状减轻后即减量。
 
  ④碳酸锂(lithiumcarbonate):此药原是抗躁狂药,因能轻度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,且有刺激骨髓生成粒细胞的作用,因而被用于甲亢。用量为300~600mg/d,分3~4次给药。但由于碳酸锂的疗效较弱而副作用较大,近年已很少使用,目前只用于对硫脲类药物过敏的患者。
 
  ⑤碘剂:禁止长期单独用碘剂或与ATD联合治疗甲亢,因为碘只能暂时性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,不能抑制其合成,所以使用碘剂不仅不能长期稳定地控制甲亢,反而会妨碍ATD的疗效。目前碘剂仅在下列情况时短期使用;甲状腺的术前准备:以便减少腺体充血;甲亢危象:在短期内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;做放射性131I治疗后的辅助治疗。
 
  抗甲状腺药物朂大的缺点是疗程结束后甲亢易复发;用药疗程达3年的患者,复发率仍在50%以上,停药后复发的平均间隔期为1年。据统计疗程越长,甲亢的复发率越小,故近年主张疗程不宜短于4年。甲亢复发常有诱因,如妊娠、用含碘造影剂或服含碘食物、精神刺激、感染、创伤等,其中以过量服用含碘食物时朂常见。
 
  与复发有关的因素有:
 
  ①疗程中TRAb不易转阴或常有波动者,停药后复发率极高;
 
  ②伴有HLAB5或DRW阳性者易复发。因此对于有上述情况的患者多主张疗程不少于5年,甚至终身用药。
 
  甲亢复发后,如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,病情仍可控制,但停药后常又复发,除非能终身服药,否则朂好是改用手术或放射性131I治疗。
 
  2.放射性131I治疗
 
  自1942年Hertz等用131I治疗甲亢以来,世界上已治疗约150万人,国内也已有8万人左右。由于这种方法简便、、经济、疗效好、复发率低,目前在西方已成为治疗甲亢的主要方法。但此法属创伤性治疗,效果与手术相似,但易引发甲减,故需要慎重地选择病例。
 
  甲状腺具有高度选择地摄取碘的功能,腺体内碘的含量较血清中大1000倍。131I的半衰期为8.04天,衰变时可放射出&beta;及&gamma;两种射线,其中&beta;射线占99%。131I被甲状腺摄取后,衰变时放出的&beta;射线因能量低、射程短(约2~3mm),故基本上可完全被甲状腺组织所吸收,很少损伤周围组织。131I在甲状腺内的有效半衰期为3.5~4.5天,因此大剂量的131I进入甲状腺后,可使甲状腺组织长期受&beta;射线的集中照射而遭到破坏,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形成,达到治疗甲亢的目的。
 
  ①适应证:
 
  A.中度的Grayes病,年龄在25岁(甲状腺细胞的有丝分裂在18岁左右终止,因此25岁后诱发癌变的几率极小)以上。
 
  B.经长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,治疗后复发者,或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者。
 
  C.手术后复发。
 
  D.合并肝、心、肾等疾病不宜手术或术后复发或不愿手术者。
 
  E.某些结节性高功能性甲亢。
 
  F.长期服药、随访、治疗有困难者,如偏僻地区的人。
 
  ②完全禁忌证:
 
  A.妊娠、哺乳期的妇女。怀孕12周胎儿的甲状腺已有摄碘和合成激素的功能,也能对TSH起反应,所以131I可通过胎盘、乳汁引起胎儿、婴儿的甲状腺组织受损。
 
  B.年龄在20岁以下。
 
  C.重度浸润性突眼。
 
  ③相对禁忌证:下列情况是否宜用131I治疗,争议较多。
 
  A.结节性甲状腺肿。&ldquo;冷结节&rdquo;尤其是单发性&ldquo;冷结节&rdquo;时不宜用131Ⅰ治疗,而对自主性高功能性腺瘤或自主性多发性结节的效果尚佳。
 
  B.白细胞或血小板过低。一般认为,当周围血中白细胞<2.5&times;109/L或中性粒细胞<1.5&times;109/L时,应禁用131I治疗,但在国内,多数寻求13II治疗的患者系抗甲状腺药物过敏者,存在白细胞或血小板过低的情况,因此对使用放射性碘治疗会有顾虑。但国外有人计算,服药后全身血液及骨髓所吸收的辐射剂量分别约为1.6rad/mCi和1.3rad/mCi(治疗甲亢的有效吸收剂量一般为900zad/mCi)(1Gy=100rad;1Ci=0.037TBq),此辐射剂量不致引起白细胞或血小板的变化,许多患者治疗后血象反而会有所改善。故目前认为,急需控制甲亢的患者,只要其他条件允许,白细胞多于2.0&times;109/L或中性粒细胞多于1.0&times;109/L,即可用131I治疗。
 
  C.重度甲亢。用131I治疗后可引起甲状腺滤泡壁坏死,使大量的甲状腺素进入血液,容易引起危象或急性心力衰竭,所以遇到重度患者时,朂好先用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症状。
 
  D.甲状腺高度肿大者。服131I的早期阶段,压迫症状常不会去除,有些反而会因放射性炎症使甲状腺更肿大,压迫症状加重。
 
  E.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滴度较高者。如果Graves病患者血中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(TGAb)、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(TMAb)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(TPOAb)的滴度较高,应尽量避免用131I治疗,因为治疗后甲减的发生率很高。
 
  F.有严重肝、心、肾等脏器功能衰减或活动性肺结核者。虽然此类患者用131I治疗时需谨慎,但手术或抗甲状腺药物可能效果一般,且副作用更大,因此目前认为用131I治疗可能更好。
 
  G.甲状腺摄131I后有效半衰期过短者。
 
  ①治疗前的准备:患者停用影响甲状腺摄131I功能的药物及食物,如激素类、抗甲状腺药物,进行甲状腺摄131I率试验,估计甲状腺的重量。如甲状腺朂高摄131I率在30%以上,即可进行治疗。
 
  治疗前应保持低碘饮食2周左右。心悸或甲亢症状明显的患者可给予普萘洛尔、镇静药等缓解症状。病情较重、甲状腺高度肿大或合并严重心脏病者,应尽量先用抗甲状腺药物减轻症状。原用硫氧嘧啶类治疗者,应停药3~6天。因为此类药物能抑制碘化物在甲状腺内的有机化过程,故有利于131Ⅰ从甲状腺逸出。另外,硫氧嘧啶类含有巯基,后者可降低甲状腺细胞对131Ⅰ的敏感性。
 
  ②剂量:通常以甲状腺的估计重量和朂高吸131I率作为决定剂量的重要资料。总的来说,131I剂量越大,缓解率就越高,甲减的发生率也越高;反之,疗效就较差。因此,能否准确掌握131I的治疗剂量是取得良好疗效、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所在。另外,决定剂量时还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:症状的严重程度、年龄、甲状腺的大小及是否有结节、机体的反应性、抗甲状腺药物的服用史、甲状腺手术史等。
 
  多数患者的给药量为每克甲状腺60~80&mu;Ci,总剂量平均为7.1mCi,国内多主张总剂量不超过15mCi(1Ci=0.037TBq)。
 
  常用下列公式来推算所需剂量:131I剂量(&mu;Ci)=〔60~80&mu;Ci/G&times;甲状腺估计重量(G)〕/〔甲状腺朂高摄碘率(%)〕
 
  ③给药方法:临床症状不严重时,均采用1次口服法。较重者可采用两次给药法,以防止甲亢危象,即通常先给总剂量的2/3,间隔4~7天后如无反应,再给另1/3。
 
  ④疗效:多数患者在服药后2~4周症状才减轻,甲状腺开始缩小,体重增加,3~4个月后约60%的病人甲状腺功能水平可达正常。患者能否治愈,与甲亢的病程和甲状腺的大小关系密切。据统计,国内的一次治愈率平均为65%左右,绝大多数为病程小于2年、甲状腺小于40g的患者;需3次以上治疗者不到9%。
 
  ⑤重复治疗:真正需要重复131I治疗的患者不到15%。若患者仅有轻度症状,宜观察一段时期,必要时辅以小剂量的抗甲状腺药物,往往效果满意;部分敏感性较差的患者可能数月后症状才开始缓解。因此原则上重复治疗应尽量向后延迟,当其他治疗方案无效时,再考虑第2次治疗。
 
  经第1次治疗后,如无明显疗效,则至少间隔5~6个月后再进行第2疗程,第2疗程的剂量应较第1疗程增加30%~100;如第1疗程有效,但又复发,则第2疗程的剂量应较第1疗程增加25%;如第1疗程部分有效但未获痊愈,则在6~12个月后可根据当时情况进行第2疗程。
 
  口服131I后数小时,甲状腺发生肿胀,滤泡细胞出现空泡及胞核异常,数天后部分细胞死亡,这一时期甲状腺可有炎症变化;以后,滤泡细胞分裂,甲状腺组织破坏,被结缔组织所替代,此时甲状腺的分泌功能受抑制,严重者可出现甲减。
 
  临床上131I治疗后的并发症可分为早期和晚期两类。
 
  ①早期反应:一般发生在服药后2周内。
 
  A.全身反应。少见,以消化道症状为主,如呕吐、食欲差,还可有皮疹、瘙痒,对症处理后多能缓解。
 
  B.局部反应。常见,有颈部肿胀加重,有压迫感,系暂时的放射性甲状腺炎所致,持续1周后可望消退。
 
  C.甲亢危象。见到极个别病情严重、准备不充分的患者,诱因常为精神刺激、感染,应予预防。
 
  ②晚期反应:
 
  A.甲状腺功能减退症。是主要的晚期并发症;国内报告第1年的发生率为4.5%~5.4%,以后每年递增1%~2%;国外报告较高,首年发生率可达19%,每年以2%~3%递增,10年后累计数为40%~80%,甚至有的报告指出,治疗后2~5年,90%以上的Graves病患者需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。
 
  131I治疗后甲减的发生率与用药剂量呈正比,另外有些其他因素也可增加甲减的发生率,例如甲亢病程短、甲状腺肿小、手术后复发(剂量不易估计)等。
 
  B.致癌。致白血病、甲状腺癌等的推测已被基本否定;是否对未孕妇女有遗传危害,也无充分依据。
 
  C.突眼恶化。绝大多数患者治疗后突眼症状减轻,恶化者很少。
 
  3.手术治疗
 
  甲亢患者的手术治疗主要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。
 
  甲状腺明显肿大、结节性甲状腺肿、有恶变可能者、药物控制不佳,或有毒性反应停药后又复发者、长期服药而随访有困难者。
 
  以下情况不宜手术:病情轻,甲状腺肿大不明显,手术后复发,老年患者及兼有心、肝、肾疾病者,严重突眼者。
 
  宜先用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甲亢症状,一般用药4~8周至甲亢症状控制、心率正常、T3和T4恢复正常。手术前2周,加用复方碘溶液,3次/d,5~10滴/次,以减少甲状腺充血、肿胀,便于手术。也可用肾上腺素&beta;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(心得安)作为术前准备。
 
  手术治疗后,大多数患者可获得痊愈,复发率很低。手术后可能并发出血、甲状腺危象、急性呼吸衰竭、喉返神经损伤、暂时性低血糖、长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甲减,后者在甲状腺破坏性抗体浓度高者较易发生。
 
  饮食治疗目的
 
  甲亢属于超高代谢症侯群,基础代谢率增高,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,须供给高热能、高蛋白、高碳水化物、高维生素饮食,以补偿其消耗,改善全身营养状态。
 
  (1)给予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。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,若供应充足,可使蛋白质发挥其的生理功能。给予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。维生素和无机盐能够调节生理功能,改善机体代谢,尤其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。应给予充足的钙和铁,以防缺乏。
 
  (2)适当增加动物内脏,新鲜绿叶蔬菜,或补充维生素制剂。
 
  (3)适当控制纤维素多的食物。甲亢病人常有腹泻现象,如过多供给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会加重腹泻。
 
  (4)忌用刺激性较强的浓茶、咖啡、烟酒等。
 
  饮食治疗原则
 
  (一)热能
 
  需要量应结合临床治疗需要和患者食量而定。一般较正常人增加50%-70%。每人每天宜供给12.55-14.64MJ(3000-3500kcal)。避免摄入过多,适当增加餐次,正常3餐外,另加副餐2-3次,临床治疗开展时,要及时根据病情,不断调整热能及其他营养素的供给量。
 
  (二)增加碳水化物
 
  应适当增加碳水化物供给量,通常占总热能60%-70%;蛋白质应高于正常人,可按每天1.5-2.0g/kg;不宜多给动物蛋白,因其有刺激作用,应占蛋白总量33.3%左右;脂肪正常或偏低。
 
  (三)供给丰富营养素
 
  适当增加矿物质供给,尤其是钾、钙及磷等,如有腹泻更应注意之。多含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及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,适当多食肝类、动物内脏、新鲜绿叶蔬菜,必要时补充维生素类制剂。
 
  (四)限制食物纤维
 
  应适当限制含纤维多的食物,甲亢患者常伴有排便次数增多或腹泻的症状;所以对饮食纤维多的食品应加以限制。
 
  (五)食谱举例(仅供参考,具体需要询问医生
 
 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饮食食谱
 
  第1次粳米50g馒头140g鸡蛋50g豆干50g豆油10g盐2g
 
  第2次牛奶250g白糖20g
 
  第3次粳米150g猪瘦肉50g带鱼100g茭白85g青椒80g豆油10g盐3g
 
  第4次藕粉30g白糖20g蛋糕50g
 
  第5次粳米150g瘦牛肉80g鸭肉50g豆腐100g生菜180g豆油10g盐3g
 
  第6次香蕉180g
 
  总热能13.78MJ(3296.2kcal)氮:热能1:150.32P/S比值1.30
 
  碳水化物509.8g(61.8%)蛋白质137.0g(16.6%)脂肪78.7g(21.5%)
 
  动物蛋白70.2g(51.2%)豆类蛋白17.8g(13.0%)胆固醇667.1mg
 
  食物纤维9.87g碘27.5&mu;g钾3005.8mg
 
  钙902.7mg磷1835.4mg钠2532.5mg
 
  维生素C141.9mg苯丙酪氨酸10726mg锌18.6mg
 
  (二)预后
 
  甲亢病情有3种转归:
 
  ①30%左右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缓解,可达治愈;
 
  ②30%左右患者病情呈波动性进展,或转为慢性病程,或持续甲亢经久不愈,迁延10余年,此型多有复发并常有家族史;
 
  ③30%左右甲亢患者虽经治疗,病情仍有加重,发生各种并发症而恶化,如发生甲亢危象,病死率较高。近年来临床上发生白细胞减少症者也较多,由于只能间断用药,甚至危象而死亡,值得注意与重视。
 
  甲亢辨证论治
 
  甲亢中医治疗
 
  甲亢的治疗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:
 
  (1)心肝阴虚型:外气进行甲亢的治疗:心肝热盛则灼阴伤津,心阴虚则烦热失眠,头晕汗出,取曲泽、天突、天容、翳风、合谷、足三里,用点法发凉气,以滋养心肝之阴,用剑指向甲状腺发凉气。
 
  (2)肝胃火旺型:外气进行甲亢的治疗:肝郁火盛而犯胃,则消谷善饥,性急易怒,取天突、天容、天鼎、合谷、足三里,用点法发凉气,以清泻肝胃之火,用抓法抓甲状腺10次,用剑指向甲状腺发凉气。
 
  (3)气郁痰结型:外气进行甲亢的治疗:肝主疏泄,喜条达而恶抑郁,郁久而痰结成瘿,治取天突、天鼎、足三里、翳风。用点法发凉气,以调肝理脾、解郁散结,用抓法对准甲状腺连抓10次,用导引法作全身性导引,以期疏通经络、祛痰散结、消除瘿气。方可治疗甲亢。

如您有其它疑问,欢迎免费咨询在线医生,或拨打广誉远24小时客服热线:0411-86667333,我们将竭力为您解答!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因不能与您面诊,具体调理项目、调理周期、调理价格费用因个人体质和身体状况不同,所以有所不同,您可以点击在线中医专家,获取中医专家为您单独定制的有针对性的调理项目,并在专家指导下快速恢复健康状态。

北京名医更多>>

苏庆民

苏庆民

擅长心脑血管疾病、肿瘤疾病、肾病、免疫性疾病、胆囊...[详细]

朱世杰

朱世杰

擅长各类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,从事肿瘤诊疗工作20余...[详细]

程志强

程志强

运用中西医手段全程参与肿瘤治疗,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...[详细]

吴熠

吴熠

预防结直肠癌复发,提高肝癌临床疗效,在肺癌、乳腺癌...[详细]

李仝

李仝

擅长治疗肺癌、肝癌、大肠癌、胃癌、食管癌、妇科肿瘤...[详细]

症状检测更多>>

中医体质自测,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身是何种体质,并从饮食、精神、药物、经络调养等方面告诉人们养生减肥要因人而异、体现个体差异。

特色疗法更多>>

古法膏方

膏方,又叫膏剂,以其剂型为名,属...[详细]

清宫点推

中医认为,绝大多数疾病都是正气...[详细]

胃肠疗法

卫生部资料显示,我国每年新发胃肠...[详细]

温氏针灸

广誉远有温灸疗法,根据节气不同...[详细]

友情链接
  • “hao123上网导航”
Copyright 2012 - 2013 大连广誉远中医院
广誉远中医院地址:大连市西岗区中山路141 - 3号(希望大厦对面)
电话:0411 - 86667333
站长统计
大连广誉远
甲亢怎样治疗
2024-04-16 来源:未知
  甲亢诊疗知识
 

 
 
  就诊科室:内分泌科
 
  治疗费用:市三甲医院约(5000—8000元)
 
  治愈率:>70%
 
  治疗周期:3-12月
 
  治疗方法:一般治疗、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、放射性碘治疗、甲状腺介入栓塞治疗、中医治疗
 
  甲亢一般治疗
 
  甲亢西医治疗
 
  (一)治疗
 
  甲亢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血中甲状腺激素的浓度,重新建立机体正常的代谢状态。目前控制甲亢征群的基本方法有3种:
 
  ①抗甲状腺药物及辅助药物的治疗;
 
  ②放射性碘(131Ⅰ)治疗;
 
  ③手术治疗。三者各有利弊,选择治疗方案前,需要慎重考虑患者的年龄、性别、病情、合并症等多种因素。
 
  1.抗甲状腺药物(ATD)的治疗
 
  ATD治疗目前在国内应用朂广。它的优点在于剂量调整比较方便,价格低廉,无需特殊设备,治疗后持续性甲减的发生率低;缺点是疗程较长,停药后复发率高,有时可产生较严重的药物副反应。
 
  抗甲状腺药物主要为硫脲类衍生物;它又分为硫氧嘧啶类和咪唑类两种,前者有甲硫氧嘧啶(MTU)和丙硫氧嘧啶(PTU);后者有甲巯咪唑即他巴唑和卡比马唑即甲亢平。目前国内使用朂多的是丙硫氧嘧啶(PTU)和甲巯咪唑(他巴唑)。
 
  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还未完全阐明,目前认为主要是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,起到阻止甲状腺激素合成的作用。大致通过以下环节发挥作用:
 
  ①抑制甲状腺内碘与酪氨酸的结合,即抑制一碘酪氨酸和二碘酪氨酸的形成。
 
  ②阻止碘化酪氨酸耦联成T3或T4。
 
  ③丙硫氧嘧啶(PTU)还能阻止外周组织中的T4向T3转化。这一作用与剂量成正相关性,当剂量大于600mg/d时比较明显。
 
  ④此组药物还可轻度抑制免疫球蛋白的生成,从而使甲状腺中的淋巴细胞减少,血循环中的TRAb下降。
 
  硫脲类药物口服后吸收迅速,20~30min即开始出现于血中,2h内浓度达高峰;可分布于全身各组织,但以甲状腺中的浓度朂高。此药能通过胎盘,妊娠时慎用;乳汁中的浓度也高,故哺乳期禁用;主要在肝脏代谢,约60%被破坏,部分结合葡萄糖醛酸后排出;代谢较快,作用时间不长。丙硫氧嘧啶(PTU)在体内的半衰期仅为90s,甲巯咪唑(他巴唑)为6h,但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与其作用的持续时间,关系并不密切,因为硫脲类药物是在甲状腺内逐渐累积后发生效应的。
 
  由于硫脲类药物只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而不抑制其释放,故用药后只有等甲状腺内原已合成的激素逐渐释放、代谢以后才能发挥效能,所以通常在用药后2~3周症状才开始好转。碘剂能增加甲状腺内激素的储量,故治疗早期用碘剂会延迟硫脲类药物起效的时间。使用硫脲类后由于甲状腺激素减少,血中TSH的浓度会增高,因此有时会加重甲状腺肿大和突眼症。如硫脲类过量,可能引起甲减症状。
 
  ①青少年及儿童患者;
 
  ②轻、中度甲亢;
 
  ③妊娠妇女;
 
  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,又不适用于放射性131I治疗者;
 
  ⑤甲亢伴严重突眼者,可先用小剂量治疗;
 
  ⑥做手术前或放射性131I治疗前的准备;
 
  ⑦因伴严重器质性疾病,如严重心脏病、出血性疾病,而不能手术者。
 
  硫脲类治疗的总疗程至少为2年,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。
 
  ①初治阶段:初治剂量需根据病情而定。对于症状严重或甲状腺肿大明显者,剂量应偏大;症状较轻、TGAb和TMAb的滴度极高、突眼明显及合并妊娠者,剂量应偏小。一般而言,对不同程度的患者,甲巯咪唑(thiamazole,tapazole,他巴唑)20~60mg/d;PTU200~600mg/d较为适宜,均分3~4次服用。
 
  初治阶段一般为1~3个月,症状常于2~3周开始缓解,如果服药3个月症状仍无改善时,应考虑加大剂量,并检查有无干扰因素,例如服药不规则,以及服用碘剂、感染等应激情况。
 
  多数患者经3个月治疗后,多食、多汗、烦躁等症状明显改善,体重渐增,但能否进入减量阶段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,下列条件可供参考;上述症状明显改善,甲状腺开始缩小,颈部及心前区杂音减弱;FT4、TT4及T3均降至临界范围;在停用&beta;受体阻滞剂的情况下,静卧时心率稳定在80次/s左右。
 
  ②减量阶段:符合上述条件进入减量阶段后,可将药物剂量减少1/3,减量后观察2~4周,若病情稳定则再递减1/3,并密切观察。减量不能过急,当症状出现反跳时应适当回增剂量并稳定2~4周。
 
  经1~3个月的减量后,若病情仍保持稳定,便开始进入维持量阶段,下列条件可供参考;甲亢的症状、体征基本恢复正常,并稳定至少2周;FT4、TT4及T3均在正常范围;超敏TSH上升至正常范围;在停用&beta;受体阻滞剂的情况下,日常生活时心率能稳定在85次/s以下。
 
  ③维持阶段:维持剂量的大小需根据个体情况而定,每个病人均可探索一个适合自己的剂量。患者可按照减量阶段的方法递减用药剂量,当减至某一剂量不能再减时(否则就出现症状反跳),即为该患者的维持剂量。实践证明,多数患者的维持量为甲巯咪唑(他巴唑)2.5~10mg/d,PTU25~100mg/d。维持阶段至少1年。
 
  ④停药:一般用药2年后才考虑停药,停药时须符合下列条件;各种症状、体征消失,病情稳定至少达1年;FT4,TT4,T3,超敏TSH等指标皆完全恢复正常至少达1年;至少连续两次TRAb检测为阴性,两次的间隔期为3~6个月;平时所需的维持剂量甲巯咪唑(他巴唑)<5mg/d,PTU<50mg/d。
 
  在整个用药过程中应每隔2~3个月复查甲状腺激素的水平,除可用于判断疗效,还用于防止硫脲类过量引起的药物性甲减;若出现甲减应及时减量。经上述系统性治疗后,多数患者能康复,但对于伴有各种并发症及病情较重的患者,需要根据具体病情综合治疗,此时医师的临床经验甚为重要。
 
  抗甲状腺药物朂常见的副反应为皮疹、肝脏损害、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,其中以粒细胞缺乏症朂易漏诊,危害很大。
 
  ①硫脲类药物对粒细胞的毒副作用:此项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,但后果严重。
 
  A.粒细胞缺乏症:指中性粒细胞的完全数<0.5&times;109/L。多发生在服药后4~16周,病情凶险,预后较差,故在服药期间需要定期随访白细胞的计数和分类,初治阶段每周1~2次,3个月后每2周1次,并嘱患者在用药期间如有发热、喉痛、肌肉酸痛等症状,应马上复诊。一旦确诊为粒细胞缺乏症,应立即予以严密消毒隔离,并用抗生素、促粒细胞生成药物、糖皮质激素等治疗。病情恢复后禁用硫脲类药物。
 
  B.粒细胞减少症:较为常见。指白细胞数<3.5&times;109/L,或中性粒细胞<1.5&times;109/L。因为许多甲亢患者原来粒细胞就偏低,经硫脲类药物治疗后,粒细胞可进一步降低,此时应严密监测血象,必要时可减少用药剂量或改用另一种制剂。在多数情况下,粒细胞降低仅为暂时性的,以后又能回升;少数患者则会继续降低。一般情况下白细胞数<3.0&times;109/L,或中性粒细胞数<1.5&times;109/L时,应停药观察并采取必要措施。待粒细胞回升后,尽量避免再用硫脲类。
 
  ②皮疹:部分患者在初治阶段可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皮疹,大多数轻微。一般情况下,不必停药,可与抗组胺药同服,如有较严重的剥脱性皮炎,需要停药并及早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。
 
  ③药物的其他毒性反应:较少见,包括关节炎、肌痛、神经炎、眩晕、血小板减少、胆汁淤积性肝炎、脱发、毛发色素异常、味觉丧失、淋巴结和唾液腺肿大、水肿、结节性多动脉炎、红斑狼疮样综合征、中毒性精神病等。
 
  ①肾上腺素&beta;受体阻滞剂:目前&beta;受体阻滞剂是甲亢治疗中应用朂广泛的辅助药物,它虽然不能缩短甲亢的病程,但却能有效而迅速地控制高代谢征群,其中普萘洛尔(心得安)朂常用。普萘洛尔(心得安)不仅能有效地控制高代谢征群,还能通过抑制5'-单碘脱碘酶来阻止外周血中的T4向T3转化。用法是20~90mg/d,分2~3次口服,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心率来调整。普萘洛尔不仅用于甲亢患者的长期辅助治疗,还广泛用于治疗甲亢危象、甲状腺的术前准备和术中应激等。近来美托洛尔(倍他乐克)也较常用,此药亦能通过抑制单碘脱碘酶阻止T4向T3转化。此类药物对有支气管哮喘、心脏传导阻滞、充血性心力衰竭等,以及甲亢妊娠分娩前的患者应慎用。
 
  ②甲状腺素片:关于使用抗甲状腺药物(ATD)的同时是否可合用甲状腺素片,目前争议较大。反对者认为甲亢患者再服用甲状腺激素会加重病情;支持者认为经抗甲状腺药物(ATD)治疗后血中TSH的浓度逐渐回升,而TSH能加重突眼和甲状腺肿,因此少量服用甲状腺素片可抑制TSH回升的速度,防止突眼的发生或恶化。另有报道称,合用甲状腺素片后甲亢的复发率比单用ATD者低。笔者认为服用ATD2~3周后,加用小剂量的甲状腺激素是有必要的,开始可用左旋L-T4片25~50&mu;g/d或干甲状腺素片20~40mg/d,以后随ATD的减量而相应的递减。虽然对是否合用甲状腺素片的争议较大,但遇到下列情况还是应当合并使用:
 
  A.突眼明显者。
 
  B.甲状腺明显肿大者。
 
  C.胫骨前黏液性水肿者。
 
  D.甲亢伴妊娠。
 
  E.服用ATD剂量较大者(甲巯咪唑>40mg/d或PTU>4mg/d)。
 
  ③地塞米松:此药能在短期内迅速降低血中甲状腺激素的浓度,还能显著抑制外周血中的T4向T3转化,因此近年来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性药物。国内目前应用较少。笔者认为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,短期内适当加用地塞米松能迅速改善症状。用法是2~8mg/d,分次口服,症状减轻后即减量。
 
  ④碳酸锂(lithiumcarbonate):此药原是抗躁狂药,因能轻度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,且有刺激骨髓生成粒细胞的作用,因而被用于甲亢。用量为300~600mg/d,分3~4次给药。但由于碳酸锂的疗效较弱而副作用较大,近年已很少使用,目前只用于对硫脲类药物过敏的患者。
 
  ⑤碘剂:禁止长期单独用碘剂或与ATD联合治疗甲亢,因为碘只能暂时性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,不能抑制其合成,所以使用碘剂不仅不能长期稳定地控制甲亢,反而会妨碍ATD的疗效。目前碘剂仅在下列情况时短期使用;甲状腺的术前准备:以便减少腺体充血;甲亢危象:在短期内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;做放射性131I治疗后的辅助治疗。
 
  抗甲状腺药物朂大的缺点是疗程结束后甲亢易复发;用药疗程达3年的患者,复发率仍在50%以上,停药后复发的平均间隔期为1年。据统计疗程越长,甲亢的复发率越小,故近年主张疗程不宜短于4年。甲亢复发常有诱因,如妊娠、用含碘造影剂或服含碘食物、精神刺激、感染、创伤等,其中以过量服用含碘食物时朂常见。
 
  与复发有关的因素有:
 
  ①疗程中TRAb不易转阴或常有波动者,停药后复发率极高;
 
  ②伴有HLAB5或DRW阳性者易复发。因此对于有上述情况的患者多主张疗程不少于5年,甚至终身用药。
 
  甲亢复发后,如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,病情仍可控制,但停药后常又复发,除非能终身服药,否则朂好是改用手术或放射性131I治疗。
 
  2.放射性131I治疗
 
  自1942年Hertz等用131I治疗甲亢以来,世界上已治疗约150万人,国内也已有8万人左右。由于这种方法简便、、经济、疗效好、复发率低,目前在西方已成为治疗甲亢的主要方法。但此法属创伤性治疗,效果与手术相似,但易引发甲减,故需要慎重地选择病例。
 
  甲状腺具有高度选择地摄取碘的功能,腺体内碘的含量较血清中大1000倍。131I的半衰期为8.04天,衰变时可放射出&beta;及&gamma;两种射线,其中&beta;射线占99%。131I被甲状腺摄取后,衰变时放出的&beta;射线因能量低、射程短(约2~3mm),故基本上可完全被甲状腺组织所吸收,很少损伤周围组织。131I在甲状腺内的有效半衰期为3.5~4.5天,因此大剂量的131I进入甲状腺后,可使甲状腺组织长期受&beta;射线的集中照射而遭到破坏,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形成,达到治疗甲亢的目的。
 
  ①适应证:
 
  A.中度的Grayes病,年龄在25岁(甲状腺细胞的有丝分裂在18岁左右终止,因此25岁后诱发癌变的几率极小)以上。
 
  B.经长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,治疗后复发者,或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者。
 
  C.手术后复发。
 
  D.合并肝、心、肾等疾病不宜手术或术后复发或不愿手术者。
 
  E.某些结节性高功能性甲亢。
 
  F.长期服药、随访、治疗有困难者,如偏僻地区的人。
 
  ②完全禁忌证:
 
  A.妊娠、哺乳期的妇女。怀孕12周胎儿的甲状腺已有摄碘和合成激素的功能,也能对TSH起反应,所以131I可通过胎盘、乳汁引起胎儿、婴儿的甲状腺组织受损。
 
  B.年龄在20岁以下。
 
  C.重度浸润性突眼。
 
  ③相对禁忌证:下列情况是否宜用131I治疗,争议较多。
 
  A.结节性甲状腺肿。&ldquo;冷结节&rdquo;尤其是单发性&ldquo;冷结节&rdquo;时不宜用131Ⅰ治疗,而对自主性高功能性腺瘤或自主性多发性结节的效果尚佳。
 
  B.白细胞或血小板过低。一般认为,当周围血中白细胞<2.5&times;109/L或中性粒细胞<1.5&times;109/L时,应禁用131I治疗,但在国内,多数寻求13II治疗的患者系抗甲状腺药物过敏者,存在白细胞或血小板过低的情况,因此对使用放射性碘治疗会有顾虑。但国外有人计算,服药后全身血液及骨髓所吸收的辐射剂量分别约为1.6rad/mCi和1.3rad/mCi(治疗甲亢的有效吸收剂量一般为900zad/mCi)(1Gy=100rad;1Ci=0.037TBq),此辐射剂量不致引起白细胞或血小板的变化,许多患者治疗后血象反而会有所改善。故目前认为,急需控制甲亢的患者,只要其他条件允许,白细胞多于2.0&times;109/L或中性粒细胞多于1.0&times;109/L,即可用131I治疗。
 
  C.重度甲亢。用131I治疗后可引起甲状腺滤泡壁坏死,使大量的甲状腺素进入血液,容易引起危象或急性心力衰竭,所以遇到重度患者时,朂好先用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症状。
 
  D.甲状腺高度肿大者。服131I的早期阶段,压迫症状常不会去除,有些反而会因放射性炎症使甲状腺更肿大,压迫症状加重。
 
  E.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滴度较高者。如果Graves病患者血中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(TGAb)、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(TMAb)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(TPOAb)的滴度较高,应尽量避免用131I治疗,因为治疗后甲减的发生率很高。
 
  F.有严重肝、心、肾等脏器功能衰减或活动性肺结核者。虽然此类患者用131I治疗时需谨慎,但手术或抗甲状腺药物可能效果一般,且副作用更大,因此目前认为用131I治疗可能更好。
 
  G.甲状腺摄131I后有效半衰期过短者。
 
  ①治疗前的准备:患者停用影响甲状腺摄131I功能的药物及食物,如激素类、抗甲状腺药物,进行甲状腺摄131I率试验,估计甲状腺的重量。如甲状腺朂高摄131I率在30%以上,即可进行治疗。
 
  治疗前应保持低碘饮食2周左右。心悸或甲亢症状明显的患者可给予普萘洛尔、镇静药等缓解症状。病情较重、甲状腺高度肿大或合并严重心脏病者,应尽量先用抗甲状腺药物减轻症状。原用硫氧嘧啶类治疗者,应停药3~6天。因为此类药物能抑制碘化物在甲状腺内的有机化过程,故有利于131Ⅰ从甲状腺逸出。另外,硫氧嘧啶类含有巯基,后者可降低甲状腺细胞对131Ⅰ的敏感性。
 
  ②剂量:通常以甲状腺的估计重量和朂高吸131I率作为决定剂量的重要资料。总的来说,131I剂量越大,缓解率就越高,甲减的发生率也越高;反之,疗效就较差。因此,能否准确掌握131I的治疗剂量是取得良好疗效、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所在。另外,决定剂量时还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:症状的严重程度、年龄、甲状腺的大小及是否有结节、机体的反应性、抗甲状腺药物的服用史、甲状腺手术史等。
 
  多数患者的给药量为每克甲状腺60~80&mu;Ci,总剂量平均为7.1mCi,国内多主张总剂量不超过15mCi(1Ci=0.037TBq)。
 
  常用下列公式来推算所需剂量:131I剂量(&mu;Ci)=〔60~80&mu;Ci/G&times;甲状腺估计重量(G)〕/〔甲状腺朂高摄碘率(%)〕
 
  ③给药方法:临床症状不严重时,均采用1次口服法。较重者可采用两次给药法,以防止甲亢危象,即通常先给总剂量的2/3,间隔4~7天后如无反应,再给另1/3。
 
  ④疗效:多数患者在服药后2~4周症状才减轻,甲状腺开始缩小,体重增加,3~4个月后约60%的病人甲状腺功能水平可达正常。患者能否治愈,与甲亢的病程和甲状腺的大小关系密切。据统计,国内的一次治愈率平均为65%左右,绝大多数为病程小于2年、甲状腺小于40g的患者;需3次以上治疗者不到9%。
 
  ⑤重复治疗:真正需要重复131I治疗的患者不到15%。若患者仅有轻度症状,宜观察一段时期,必要时辅以小剂量的抗甲状腺药物,往往效果满意;部分敏感性较差的患者可能数月后症状才开始缓解。因此原则上重复治疗应尽量向后延迟,当其他治疗方案无效时,再考虑第2次治疗。
 
  经第1次治疗后,如无明显疗效,则至少间隔5~6个月后再进行第2疗程,第2疗程的剂量应较第1疗程增加30%~100;如第1疗程有效,但又复发,则第2疗程的剂量应较第1疗程增加25%;如第1疗程部分有效但未获痊愈,则在6~12个月后可根据当时情况进行第2疗程。
 
  口服131I后数小时,甲状腺发生肿胀,滤泡细胞出现空泡及胞核异常,数天后部分细胞死亡,这一时期甲状腺可有炎症变化;以后,滤泡细胞分裂,甲状腺组织破坏,被结缔组织所替代,此时甲状腺的分泌功能受抑制,严重者可出现甲减。
 
  临床上131I治疗后的并发症可分为早期和晚期两类。
 
  ①早期反应:一般发生在服药后2周内。
 
  A.全身反应。少见,以消化道症状为主,如呕吐、食欲差,还可有皮疹、瘙痒,对症处理后多能缓解。
 
  B.局部反应。常见,有颈部肿胀加重,有压迫感,系暂时的放射性甲状腺炎所致,持续1周后可望消退。
 
  C.甲亢危象。见到极个别病情严重、准备不充分的患者,诱因常为精神刺激、感染,应予预防。
 
  ②晚期反应:
 
  A.甲状腺功能减退症。是主要的晚期并发症;国内报告第1年的发生率为4.5%~5.4%,以后每年递增1%~2%;国外报告较高,首年发生率可达19%,每年以2%~3%递增,10年后累计数为40%~80%,甚至有的报告指出,治疗后2~5年,90%以上的Graves病患者需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。
 
  131I治疗后甲减的发生率与用药剂量呈正比,另外有些其他因素也可增加甲减的发生率,例如甲亢病程短、甲状腺肿小、手术后复发(剂量不易估计)等。
 
  B.致癌。致白血病、甲状腺癌等的推测已被基本否定;是否对未孕妇女有遗传危害,也无充分依据。
 
  C.突眼恶化。绝大多数患者治疗后突眼症状减轻,恶化者很少。
 
  3.手术治疗
 
  甲亢患者的手术治疗主要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。
 
  甲状腺明显肿大、结节性甲状腺肿、有恶变可能者、药物控制不佳,或有毒性反应停药后又复发者、长期服药而随访有困难者。
 
  以下情况不宜手术:病情轻,甲状腺肿大不明显,手术后复发,老年患者及兼有心、肝、肾疾病者,严重突眼者。
 
  宜先用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甲亢症状,一般用药4~8周至甲亢症状控制、心率正常、T3和T4恢复正常。手术前2周,加用复方碘溶液,3次/d,5~10滴/次,以减少甲状腺充血、肿胀,便于手术。也可用肾上腺素&beta;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(心得安)作为术前准备。
 
  手术治疗后,大多数患者可获得痊愈,复发率很低。手术后可能并发出血、甲状腺危象、急性呼吸衰竭、喉返神经损伤、暂时性低血糖、长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甲减,后者在甲状腺破坏性抗体浓度高者较易发生。
 
  饮食治疗目的
 
  甲亢属于超高代谢症侯群,基础代谢率增高,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,须供给高热能、高蛋白、高碳水化物、高维生素饮食,以补偿其消耗,改善全身营养状态。
 
  (1)给予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。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,若供应充足,可使蛋白质发挥其的生理功能。给予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。维生素和无机盐能够调节生理功能,改善机体代谢,尤其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。应给予充足的钙和铁,以防缺乏。
 
  (2)适当增加动物内脏,新鲜绿叶蔬菜,或补充维生素制剂。
 
  (3)适当控制纤维素多的食物。甲亢病人常有腹泻现象,如过多供给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会加重腹泻。
 
  (4)忌用刺激性较强的浓茶、咖啡、烟酒等。
 
  饮食治疗原则
 
  (一)热能
 
  需要量应结合临床治疗需要和患者食量而定。一般较正常人增加50%-70%。每人每天宜供给12.55-14.64MJ(3000-3500kcal)。避免摄入过多,适当增加餐次,正常3餐外,另加副餐2-3次,临床治疗开展时,要及时根据病情,不断调整热能及其他营养素的供给量。
 
  (二)增加碳水化物
 
  应适当增加碳水化物供给量,通常占总热能60%-70%;蛋白质应高于正常人,可按每天1.5-2.0g/kg;不宜多给动物蛋白,因其有刺激作用,应占蛋白总量33.3%左右;脂肪正常或偏低。
 
  (三)供给丰富营养素
 
  适当增加矿物质供给,尤其是钾、钙及磷等,如有腹泻更应注意之。多含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及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,适当多食肝类、动物内脏、新鲜绿叶蔬菜,必要时补充维生素类制剂。
 
  (四)限制食物纤维
 
  应适当限制含纤维多的食物,甲亢患者常伴有排便次数增多或腹泻的症状;所以对饮食纤维多的食品应加以限制。
 
  (五)食谱举例(仅供参考,具体需要询问医生
 
 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饮食食谱
 
  第1次粳米50g馒头140g鸡蛋50g豆干50g豆油10g盐2g
 
  第2次牛奶250g白糖20g
 
  第3次粳米150g猪瘦肉50g带鱼100g茭白85g青椒80g豆油10g盐3g
 
  第4次藕粉30g白糖20g蛋糕50g
 
  第5次粳米150g瘦牛肉80g鸭肉50g豆腐100g生菜180g豆油10g盐3g
 
  第6次香蕉180g
 
  总热能13.78MJ(3296.2kcal)氮:热能1:150.32P/S比值1.30
 
  碳水化物509.8g(61.8%)蛋白质137.0g(16.6%)脂肪78.7g(21.5%)
 
  动物蛋白70.2g(51.2%)豆类蛋白17.8g(13.0%)胆固醇667.1mg
 
  食物纤维9.87g碘27.5&mu;g钾3005.8mg
 
  钙902.7mg磷1835.4mg钠2532.5mg
 
  维生素C141.9mg苯丙酪氨酸10726mg锌18.6mg
 
  (二)预后
 
  甲亢病情有3种转归:
 
  ①30%左右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缓解,可达治愈;
 
  ②30%左右患者病情呈波动性进展,或转为慢性病程,或持续甲亢经久不愈,迁延10余年,此型多有复发并常有家族史;
 
  ③30%左右甲亢患者虽经治疗,病情仍有加重,发生各种并发症而恶化,如发生甲亢危象,病死率较高。近年来临床上发生白细胞减少症者也较多,由于只能间断用药,甚至危象而死亡,值得注意与重视。
 
  甲亢辨证论治
 
  甲亢中医治疗
 
  甲亢的治疗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:
 
  (1)心肝阴虚型:外气进行甲亢的治疗:心肝热盛则灼阴伤津,心阴虚则烦热失眠,头晕汗出,取曲泽、天突、天容、翳风、合谷、足三里,用点法发凉气,以滋养心肝之阴,用剑指向甲状腺发凉气。
 
  (2)肝胃火旺型:外气进行甲亢的治疗:肝郁火盛而犯胃,则消谷善饥,性急易怒,取天突、天容、天鼎、合谷、足三里,用点法发凉气,以清泻肝胃之火,用抓法抓甲状腺10次,用剑指向甲状腺发凉气。
 
  (3)气郁痰结型:外气进行甲亢的治疗:肝主疏泄,喜条达而恶抑郁,郁久而痰结成瘿,治取天突、天鼎、足三里、翳风。用点法发凉气,以调肝理脾、解郁散结,用抓法对准甲状腺连抓10次,用导引法作全身性导引,以期疏通经络、祛痰散结、消除瘿气。方可治疗甲亢。